資源教室又稱輔導教室,是在普通學校或特殊教育學校建立的集課程、教材、專業圖書以及學具、教具、康復器材和輔助技術于一體的專用教室,它主要是為特殊教育需求兒童提供咨詢、個案管理、教育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計劃、教學支持,學習輔導、補救教學、康復訓練和教育效果評估等多種功能,其最終目的是滿足具有顯著個別差異兒童的特殊教育需求——資源教室對于特殊兒童的教育康復及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資源教室建設與運作的科學性是融合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自20世紀以來,西方關于特殊教育發展模式的研究已證明,資源教室模式效果優于隔離式特殊教育學校(班)和全日制的普通班,特殊需要學生在資源教室常表現出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更多的正確反應。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北京、上海以及部分比較發達的沿海城市,開始了在普通學校創建資源教室的嘗試。在1994年原國家教委頒布的《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中,資源教室被首次正式寫入隨班就讀政策文本,此后進入規范發展階段。隨著各地資源教室建設步伐的加快,2016年1月20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指南》,提供了《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配備參考目錄》,從資源教室配備的規范性、專業化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執行中,資源教室作為支持殘疾兒童隨班就讀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卻遠未達到預期效果,陷入有“教室”卻閑置“資源”的發展瓶頸。
融合教育資源教室的功能形態
(1)兒童情景模擬訓練室
(2)兒童行為觀察教室
(3)多功能心理評估室
(4)律動功能訓練室
(5)孤獨癥兒童海豚屋
(6)認知能力評估訓練室
(7)言語語言評估訓練室
(8)感覺統合訓練室
(9)多感官綜合訓練室
產品可控標
心理咨詢室免費設計方案
產品可以OEM
經銷商扶持政策,協助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