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保護海島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維護我市無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平衡,6月28日下午,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黃國彬帶隊,就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專題開展協商式現場調研。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胡延洵,提案委主任曾慶軍,部分提案委委員、相關提案人以及涉及提案辦理、海島管理的各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共30余人參加了調研。
調研組乘船近距離巡看了大兔嶼、大離浦嶼等無居民海島上的開發情況和周邊海域保護情況,并召開座談會。會上,廈門海警局、市軌道交通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七二五研究所分別介紹了我市無居民海島保護執法管理工作情況、地鐵2號線通風疏散平臺項目以及海上試驗場項目用海用島情況。與會各單位及相關提案人就當前無居民海島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開發保護策略,充分交流協商,形成了許多共識。
黃國彬充分肯定近年來市、區有關部門在保護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維護生態環境、促進文旅發展中取得的成效,并強調三點意見:一是依“法”保護開發利用,落實《海島保護法》,把無居民海島保護開發利用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注重整體性和統一性,制定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的差異化策略,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二是依“責”強化保護管理,要加強海島巡查管控,嚴格海島工程把關,進一步形成海島海島齊抓共管的合力,加大對違法開發利用海島資源行為的懲處力度,確保海島資源的合理利用。三是依“特”利用海島資源,挖掘開發各無居民海島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從規劃、管理、保護和科學開發等多個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海島保護與開發利用體系,使無居民海島真正串島成鏈,講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廈門實踐故事,為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添磚加瓦。